《论语》里记载孔子的自述,说自己十五岁立志于学问,三十岁能立身处世,四十岁能达到不为外界事物而迷惑,“五十而知天命”。这里所说的“天命”是指天之所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力不能支配的事被归结于天命,偶然的也可能是必然的,归之于天命。“天命”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是被神圣化的。
比如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敬畏之心。“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要敬畏天命,因为天命有其章法和规律,君子要懂得顺应。小人和君子在这一点上就是对立的,“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孔子崇尚周礼,周礼的核心就是“天命”。周取代商就是因为商无道失了天命,周有德而以德配天。周礼讲究社会的秩序和等级,以此作为天命在人间运行的载体。
孔子晚年研究《易经》觉得《易经》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三易之一的《周易》是对《易经》的一家解读。“天命”也是《周易》里的重要思想。儒家的主张是君子要顺应天命,但又不是任凭天命而为,而为积极向上地顺应天命。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态度就是要修德修身。
沅汰,文化学者,历史作家
主要作品:《龙风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