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把边”,上联又是?“魑魅魍魉”会读吗?

👁️ 7101 ❤️ 36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把边”,上联又是?“魑魅魍魉”会读吗?

“魑魅魍魉”这四个字大家都应该见过,可它的正确读音,你知道吗?“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把边”,上联你能对出来吗?

这四字按顺序读:chī mèi wǎng liǎng,今天也已经被当作成语使用,即在古代特指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现指形形色色的坏人。

因这四字都带“鬼”,后人还为此专门附会了一个虚假的清朝文人智斗八国联军指挥官的段子,成就了一副对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把边。”

这对联是否很有趣?光看这些字形,我们都能懂得七八分,不知各位高手是否还能用其它对子对上?

关于“魑魅魍魉”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在《春秋左氏传·宣公三年》就有“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的记载。

展开全文

当然文中的“螭魅罔两”就是如今的“魑魅魍魉”,直到东汉,“罔两”二字才增加了“鬼”边偏旁。

“魑魅魍魉”的传说,就如同这偏旁一般,与“鬼”有关,一些加载说这“魑魅魍魉”多指些杂牌小妖,可却是专吃美女,其外表也大多以高大、红身、尖耳、头长角为主,民间传说中山魈鬼怪、魑魅魍魉,大多都是木、石、禽、兽所变。

不过,关于它们的传说还有更加离奇的,说这“魑魅”和“魍魉”都是由上古黄帝与蚩尤大战之时请来的鬼怪救兵,而这“魑魅”居然是成精的屎壳郎,“魍魉”则是成精的蜘蛛

​。

以上都取自民间传说,若要官方点的,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有这样的解释是:“罔两,山川之精物也”。《史记索引》,引用东吴韦昭的注解则是:魍魉,山精,好学人声而迷惑人也。

由此看来,“魍魉”便指的就是山中精怪,到了魏晋南北朝后,“魍魉”的形象就变成了“孤魂野鬼”。

不知各位看官有没有对出其他绝妙的对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周末必去!沈阳最美的16家书店盘点,你去过几个? VMware虚拟机没有网络 →